暗房(darkroom)大約始於1800年代初期,是一個可完全黑暗的房間,內以不會造成感光材料曝光的安全燈為照明器材,專用於處理對光敏感的感光材料,包括底片和相紙。(wiki)

 

沖片與放相

從尼耶普斯、達蓋爾與塔爾伯開始,感光材料裡的潛影被保留了下來攝影因而發明。現今的類比攝影影像載體包括紙、金屬、玻璃、膠片……,卻有一個共通有趣的過程就是:從負相到正相的反轉。而這反轉過程有的直接在底片上進行,有的則是透過翻印在相紙上呈現。因此當今暗房工藝主要分為兩大區塊:沖片與放相。其中黑白負片與彩色C-41負片工藝得到的底片是負相,要還原原本拍攝時所見的影相必須透過放相的過程反轉:將負片影像投影在相紙上並且再進行一次相紙的化學沖洗程序。而彩色正片E-6工藝則是直接在底片上進行反轉正相的過程。

 

沖片工藝

顯影→急制→定影

三種沖片工藝(黑白、彩色正片、彩色負片)的核心原理都是如同黑白負片運用藥水進行顯影與定影:追求品質的基本做法必須透過嚴格控制溫度、時間以及攪拌過程完成。顯影是藉由藥水將感光材料上的潛影顯出,定影則是將不需要的銀洗去。而彩色工藝則多了漂白與定影–安定的步驟,彩色正片則多了直接在膠片上反轉影像的程序。

 

放相工藝

將底片影相以接觸印樣或是透過放大機投影在相紙上,再進行與沖片相似的藥水程序得到相片的過程是光學放相工藝。黑白負片、彩色負片以此方式得到正相之外,彩色正片也曾有配套R-3正轉正放相工藝。由於放相工藝的耗材取得方便度逐年越來越低,數位掃描器在這階段就將底片數位化成電子檔再進行輸出也是一種彈性運用的方法。只是經過掃描後的電子檔案即是由像素所構成,不再是類比影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