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空間襯托主體的方法-大氣透視法(霧、空氣遠近法、空間感)
By 09. 9 月 2016大氣透視,又稱空氣透視或空氣遠近法,是由於受到空氣微粒的影響,使得近、中、遠距離的物體會因為光學作用而產生不同程度的顏色變化。
▲觀察這幅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其遠景跟近景做了什麼樣的處理來做區別呢?
發現到了嗎?主角在近景是呈現暖色系,背景向遠方逐漸偏冷且細節似乎也變少了。這正是因為空氣中的灰塵微粒使光線散射,和肉眼的距離越遠散射越嚴重,影響物件越偏向冷色、飽和度低且失去細節。這在後製合成的應用上也是非常重要的觀念,只要先了解我們肉眼對遠或近距離物體的視覺經驗,找到前景跟背景的規則,再利用後製處理來模仿前後物件的對比、清晰度等等,就可以在平面中做出遠景跟近景,讓觀者對於物件的前後關係能在第一時間判斷出來。
▲《蒙娜麗莎的微笑》中,近景到遠景的變化。
微粒的顏色:越遠染色越嚴重接下來透過三個重點來進一步討論大氣透視(主要供合成參考):
1.微粒的顏色
2.細節的隱沒
3.大氣透視的強度
要說大氣透視即越遠越偏冷並不完全正確,微粒的顏色應是受光源的顏色影響,所以不一定是冷色調,例如夕陽西下時就是暖色,至於後製時如何挑選正確的顏色模擬大氣透視,可以參考天空的顏色(因為光源同時會對天空染色,所以基本上可以用天空的顏色來判斷)。
▲托爾諾 Turner / Lake Geneva and Mount Blanc
▲火線獵殺:野境 / 遊戲畫面 以人襯景
▲Ivan Konstantinovich Aivazovsky- For Crimean coast 1890
▲Ivan Konstantinovich Aivazovsky /Type of Constantinople in the evening light
▲Albert Bierstadt Bierstadt Albert In the Mountains
▲Gediminas Pranckevičius – 立陶宛數位插畫家的Surreal art系列
細節的隱沒:越遠對比越低
明暗對比可以呈現一個物品的立體感,但受大氣透視影響越嚴重對比度就會越低,所以也可以說越遠的東西失去越多細節表現。
▲對比度高與對比度低的影像。
▲call of duty ghosts / GAME
▲Rage / GAME 藍色
大氣透視的強度:越濃隱沒程度越強
正中午的大氣透視最弱,清晨及夕陽的斜角光線會讓透視感較為顯著,而濃霧或嚴重空氣汙染會產生更強烈的大氣透視效果,例如”伸手不見五指”的情況通常就是濃霧所造成的。
⇒關於濃霧產生的神秘氛圍,可以參考:象徵-帶有神秘的氛圍的煙、霧
▲弱的大氣透視與強的大氣透視。(via)
▲forest / 電影海報
▲Dead Balloon (Stevne Kin – 台灣奇幻數位影像藝術家) 藍色
▲台灣攝影藝術家 Julian Chen – Distant Wind 悠遠風中
Aerial perspective – Wikipedia
What is atmospheric perspective?
修訂記錄:
2016/12/09、15-補充範例作品
2017/05/27-補充相關遊戲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