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光圈大星芒
By 11. 5 月 2017到目前為止,我們似乎都集中在討論大光圈以及淺景深,感覺上我們在拍照時,好像都只會用到大光圈,根本也不需要小光圈,難怪廠商不願意標示小光圈。其實這話只對一半,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都用較大光圈在拍照,但小光圈也很重要,特別是在拍攝某些特殊場景時,非得要小光圈出馬不行,比方說拍星芒。所謂星芒就是一個點光源會在周圍出現放射狀,就像國旗中的青天白日一樣。事實上,在觀者的視線裡,點光源就是一顆圓形的光點,但如果我們透過攝影技巧,就可以讓點光源放射出光芒,在攝影裡就把這個效果稱作「星芒」。
在攝影課程中,許多教材都教導你,如果要拍星芒,就把光圈縮小,這個道理聽起來很簡單,但很多人在面對拍攝主體時,卻總是忘了,到底要縮光圈還是加大光圈,代表光圈值的f數值,又到底是要大還是要小?其實你只要記得本書前面所提的裝水理論,到這裡就可以很容易地應用到拍星芒上面,為什麼?很簡單,你只要回想一下,當水管出水時,水通常是呈現一整束的樣子,此時你該怎麼做,才能讓水流散開變成星芒狀的水柱呢?沒錯,就是把水管壓扁,一旦你把水管壓得愈扁,水流就同時被壓得愈扁,最後尖尖細細的星芒狀水柱就隨之而生。若套用到裝水理論,光圈就是出水孔,要有星芒就得要壓扁出水孔,因此我們只要在拍攝時,將光圈縮小(壓扁),光就會呈現放射狀,星芒就跑出來了。
在拍攝星芒時,我們通常會從幾個要素來討論星芒的優劣與否,包含星芒的數量、粗細、長度和尾端是否分岔。一般來說,鏡頭本身決定了星芒的數量和尾端是否會分岔,也就是說,當你買了某一顆鏡頭後,不管你怎麼調整光圈,你這顆鏡頭所提供的星芒數是固定的,如果它拍出來有十道星芒,而且尾端會分岔,那麼除非你換一顆鏡頭,不然你用這顆鏡頭,再怎麼拍也拍不出更多或更少的星芒,而會分岔的星芒,你不管怎麼拍都無法讓它不分岔。所以有些人會願意花大錢買貴的鏡頭,就是因為某些鏡頭可以拍出數量較多,且尾端不會分岔的星芒,對夜景有明顯的加分效果。
至於星芒的粗細和長度,其實是可以透過光圈來稍加改變,當然要大幅度改變還是得換鏡頭才行。一般來說,當你買到鏡頭後,你要先測試一下你鏡頭的星芒表現,測試方式很簡單,找個有點光源的場景,把你的相機架上腳架,然後固定感光度,再以光圈優先方式拍攝,從光圈值f8至f11左右開始拍攝,接著慢慢縮小你的光圈(即f值變大),一直縮到你的鏡頭的最小光圈(即鏡頭所提供的最大f值),然後觀察一下你照片中的星芒效果,看你喜歡哪一個光圈值所拍攝的星芒,然後記下來,下一回你就知道你要用多小的光圈來拍攝星芒了。
最後要提醒的是,雖稱星芒,但不是夜景才能拍到星芒,在大太陽底下,你只要縮光圈,一樣可以把太陽拍成有星芒的樣子,甚至你把鏡頭對準半月型的月亮,也可以幫月亮拍出星芒。因此,有創意地使用星芒,會比只拿星芒來陪襯夜景要來得有趣多了,比方說拍一張后羿射日。
相關連結:
修訂記錄: